眾所周知,一般媒體或者是獸醫都會建議以狗糧為主食,只有小部份毛臣會餵生肉餐給狗狗吃。看來大家並不太認識生肉餐,而剛巧我小柯的碩士研究中就有生肉餐作為主題的,在此為大家解釋7大常見的問題吧!
1.狗生食好嗎?
如果生肉的來源是乾淨無菌的,那麼生肉餐是一個很好的選擇。首先,生肉未經高溫處理,沒有營養流失的問題,食物中的營養基本是完整無缺。其二,生肉餐單合適狗狗的消化系統,從祖先開始狗狗的身體就是設計用來吃野外獵物的肉,骨和內臟,特別是胃中的強勁消化力,足夠消除正常生肉中的寄生蟲。
2.狗狗吃生肉的好處
不論是生雞肉,生牛肉或是生豬肉的餐單,狗狗吃後一般皮毛都會更有光澤。但更為重要的是牙齒亮白,無口氣和便便色澤較淺無氣味。牙齒亮白是只因為在進食生骨頭的時間,骨頭會跟牙齒磨擦,就有點像人類擦牙的行為,所以牙齒變得更清潔,所以沒有引起口臭。而生肉中並無任何化學物,所以消化出來的便便就只是淡淡的啡色,也不會很臭。
3.生肉風險與壞處 – 狗吃生肉長寄生蟲
不是常常聽說。狗吃生豬肉會長寄生蟲嗎!這是真的,如果吃進一些來歷不明的生肉,而且沒有經過正常冰凍處理,那麼生肉中真的可能會有寄生蟲蟲。由細到大都沒吃過生肉的狗狗,它們的身體味必可以在短時間內適應生肉,輕則嘔吐,重則被蟲子入侵。這是因為,這些狗狗不一定能夠單靠自己的消化系統去殺死寄生蟲及蟲卵。蟲蟲則會留在體內,在狗狗免疫力低下的時候引發其他更嚴重的病症。
另外,由於現代畜牧以工場形式進行,很多家畜是以激素增快生長,而且往往身體己經出現了些毛病(例如感冒)。這些有問題的生肉給狗狗吃了的話,就會令狗狗染病。
4.生肉餵食的份量
不管是西摩,老虎狗或是柴犬,吃生肉的份量亦無太大分別。一般來說,成犬只需要進食身體重量2.5%-3%的生肉。如果你的狗狗重25磅,那麼它每天需要的生肉份量就是0.75磅了。幼犬的話,份量必需增加,最多可以達到10%身體重量。
5.餵食的次數
一般建議是每天2次,但一天1次亦可。這個該因應狗狗的實際情況去調整。如果一天1次出現不適,則轉成一天2次,主要是消化能力上的分別。
6.狗生食推薦的成份比例
其實狗狗生吃中有一種神級的成份:綠色牛肚(green beef tripe)。當然了,不一定要是牛肚,其他草食性動物的肚子也一樣可以。這種綠色牛肚跟我們在超市買的不一樣,因為那種牛是吃草大的,所以牛肚會是綠綠的。這種牛肚中有天然成份能夠促進狗狗消化生肉,是傳統犬科在野外間接獲取蔬菜類食物的途徑。若果包含這種綠色肚子的話,生食的比例應該是80%肉,10%骨,10%內臟。若果不包含,那麼就要額外準備蔬果類,比例應該變成大概65%肉,10%骨,10%內臟,15%蔬果類。
7.狗生肉骨頭會卡著/刺穿/有危險嗎?
沒有煮熟的骨頭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危險,因為較硬不易咬成碎片。拿熟的雞翼和生的雞翼咬一下就知道,生的骨頭基本上很難咬成碎片-而骨頭碎片才是有機會刺穿狗狗的危險物品。所以,千萬不能給熟了的骨頭,而生的骨頭就可以放心了。另外,太大的骨頭亦建議在旁邊看著狗狗吃,免得它們勉強把整條吞下,做成卡著的狀況。一般來說,吃骨頭是天性的一種,所以並不需要過份擔心。骨頭富含鈣質,不要因為擔心而不餵,反而令狗狗吸收不到所需的營養。